速览全球市场,聚焦财经热点。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全球财经连线。
5年期以上LPR下调 对楼市影响几何?
近日来,楼市频频迎来好消息。人民银行5月20日公告,5年期以上LPR利率大幅调降。据悉,一线城市银行房贷利率已经全面下调15个BP。受多地房贷利率下调消息提振,23日房地产开发板块盘中拉升。政策利好下,楼市有望加速回暖吗?我们来听听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的解读。
《全球财经连线》:上周五,5年期以上LPR报价超预期下调,对楼市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LPR下调促房地产市场回暖
严跃进:此次央行针对LPR进行了下调,应该说力度是比较大的,5年期以上LPR利率下调15个基点,这是LPR新机制建立以来,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最大的一次。这充分体现当前降低资金成本的导向。LPR的下调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因为此前已对“首套房贷的利率下限”降息20个基点,如果结合这次LPR再下调15个基点,也就是共下调35个基点,这增大了商业银行的房贷政策调整的空间。所以从房地产市场角度来讲,LPR的下调结合其他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形势变好,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房地产资金成本、宽松房地产市场环境,对后续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等具有积极作用。
《全球财经连线》: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诸多城市调整楼市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情况如何?还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房地产市场向好发展
严跃进: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数据如何,这也是购房者、房企、地方政府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把今年5月1日-5月20日的一些数据进行了汇总与推算,我认为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第一,从环比的数据来看,今年全国100个重点城市的监测数据显示,相较4月份,5月份环比有望保持约9%的正增长,说明环比数据相对来说有小幅复苏态势,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第二,从同比跌幅来看,今年1-5月份的一些房地产数据总体来讲是有压力的,呈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态势。但是总体来看,5月份的跌幅有所收窄,比如很多城市在4月份的时候可能下跌60%左右,但现在跌幅可能收窄到50%多的水平,说明房地产市场继续下跌的态势有所遏制。
虽然现在可能还是出现成交量下跌的情况,但总体上来讲跌幅继续扩大的可能性变小,这也得益于当前一些持续性政策,包括银行贷款政策、限购限贷的放松、其他购房支持。总体来看当前系列政策有助于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谷,使大趋势向上向好发展。
A股指数分化 沪指小幅收涨
A股早盘三大股指高开低走,午后拉升回暖。截至收盘,沪指涨0.01%,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跌0.3%。
有关A股行情分析,我们来连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
《全球财经连线》:请为我们分析一下今日的A股盘面。
钢铁、有色等周期股走强
范若滢:从今天的盘面我们可以看到整体A股呈震荡小幅上涨的态势,上证指数最终以0.01%的微弱上涨趋势收盘,但是成交额相对上个交易日来说有一定的收缩。从个股方面来看,整体涨多跌少,两市共有超过3400只个股是上涨的。具体板块来看,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相关以及钢铁、有色等一些周期性板块走势相对较强。
《全球财经连线》:当前A股的独立行情能否延续?需要警惕哪些风险?
A股市场情绪有所恢复
范若滢:从近些天的行情来看,与欧美震荡下跌的市场相比,我国A股走出了相对较明显的独立行情,上证指数强势收复了3100点大关。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整个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向市场强烈释放了稳增长的信号,例如央行分别在5月15日、20日下调首套房贷利率、5年期以上LPR利率;另一方面是国内局部的疫情形势好转,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可以看到经济底已经开始逐渐清晰,带动市场情绪有所恢复,整体资金流出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从沪深股通的交易情况来看,在经历了3月份的资金净流出以后,从4月份开始,尤其是4月中下旬以后,已经转为净流入的状态。
未来独立上涨行情有望延续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面、经济面以及情绪面等各类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加之A股自身当前处于相对的历史估值低位,我们可以预期A股企稳迹象可能会越来越清晰,未来独立上涨的行情有望延续。但是短期来看仍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主要的风险点:
一是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需要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引发的全球流动性波动。面对持续高企的通胀水平,事实上美联储在不断加快缩表步伐,计划从6月初就开启缩表进程。
二是我国整体宏观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全国多地疫情还在持续,对经济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仍然较大,市场主体预期并未完全恢复。
三是投资者情绪有待进一步改善和稳固。
今年以来我们看到A股的跌幅事实上是比较大的,所以市场对于当前A股走出独立行情,到底是短期反弹,还是中长期反转,并没有达成较强烈的共识。所以也需要警惕整个市场情绪不稳的情况下,未来可能出现回踩的情况。
美股连日重挫 标普500指数一度跌入熊市
在通胀高企、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美股盘面持续波动。过去一周,道指累跌2.9%,为1923年来首次连续8周下跌。标普500指数累跌3.05%,连续7周收跌,创下2001年以来最长连跌纪录。纳指累跌3.82%,同样以7周连阴续刷连跌纪录。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标普500指数盘中跌入熊市区域。
关于美股近期行情分析,我们来连线香港大湾区金融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硕士生导师王龙。
《全球财经连线》:近期行情,是否意味着长达十余年的美股牛市步入终结?
美股已进入技术性熊市
王龙:年初以来牛市就差不多算是结束,近两年美联储要应对近40年高位水平的通胀而采取激进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美股可能要面临流动性快速收紧,以及经济可能发生衰退的风险。当前美股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从本轮高点已回调了近20%-30%,因此中期来看,美股已经进入了技术性熊市。
《全球财经连线》:华尔街普遍非常悲观,自上周起多家大行纷纷下调美股目标点位,你认为美股下跌空间还有多大?
下调空间可参考历次危机
王龙:从本轮高点至今,这一轮美股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调整幅度已经达到18.06%和28.95%,调整级别较大,其实和2020年3月的全球美元流动性危机(33.67%和28.91%)、2018年美联储Taper(19.78%和22.76%)、2015年美联储开始加息(13.99%和16.45%)、2011年欧债危机(19.01%和17.42%)的调整幅度级别相当,但和上一轮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56.78%和54.97%)的调整幅度级别还差一些。
不过从历次的危机以及由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流动性收紧方面来看,2020年3月、2008年算较大的危机下跌。以标普500作为参考,当前应该离发生股灾危机还差10%左右的调整幅度。所以我认为向下的调整空间可以参考历次发生危机的情况下美股整体的调整幅度。
不排除出现超调的可能性
当然市场也会有超调的可能性,甚至超过历次发生危机的调整幅度,这个要看美联储快速收紧货币政策、导致美股出现大幅调整后,是否采取(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包括重新调整货币政策收紧的路径与激烈程度,这样会使美股受到一定的政策支撑。所以目前本轮美股调整幅度还是比较激烈的,下调幅度还有多深,要参考过去发生危机时的调整幅度。
《全球财经连线》: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是否过度了?
美股超前交易衰退
王龙:当前市场对经济衰退的交易是超前的。从美国最近公布的就业、房地产、投资以及耐用品订单指数等数据来看,美国的经济是比较健康的。但是市场担忧不无道理,历史上曾发生过因为美联储快速加息导致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从最近的几个信号来看,美股确实比较担心美国经济衰退,同时也在交易衰退(trade recession)。
首先,近期10年期国债的利率水平从5月6日的3.1%~3.2%回落到大概2.7%~2.8%的水平,基本上回落了30到40个基点。美债是全球的避险品种,所以美债收益率短期大幅回落体现出全球投资者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担忧。其次,5年期和10年期美债的利差再次出现倒挂,这意味着大家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担忧,以及对风险的担忧。
其他信号包括VIX恐慌指数自年初以来波动较大,目前接近30,正常情况都是低于20,而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3月全球美元流动性危机时都超过80。目前来看恐慌指数的波动性中枢有所上升,还未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地步,但股票市场已经反映出来。所以整体来看,市场在担心经济可能会出现衰退。
总体而言,市场对经济衰退的交易属于超前反应,目前美国的经济数据还并未出现明显的转弱迹象,但市场担心经济无法承受快速加息压力的担忧也并不是没有历史先例。
本轮调整尚未结束
我个人认为未来美股的调整应该还没有结束。4月份的美国通胀同比8.3%,虽然较3月份有所回落,但整体来看还是处于高位水平。所以我们看到鲍威尔公开发表声明称美国的通胀不回落,美联储的加息就不会停止。美联储当前首要目标是在下一轮经济周期回落之前要实现利率抬升,缩表恢复货币政策正常化。在本轮的通胀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没有出现明显的回落时,我认为美股的调整压力都会存在。因此短期美股的宏观环境仍然较为薄弱,波动风险还是较大的。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施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